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蒋玥)一句“愿得一人心,白首不相离”,你是否怦然心动?一句“为了我们的未来,赚点钱吧!”,你是否将全部积蓄投入TA推荐的项目?你以为的美好“黄昏恋”,小心是“养老诈骗”!近年来,针对独居老人的养老诈骗犯罪十分猖狂,部分老人常因子女不在身边,渴望被关注、被关爱,识骗防骗能力弱,给了骗子乘虚而入的机会。
近日,沅江市公安局琼湖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,称自己的叔叔在和一个“女大学生”网恋,已前后给对方转账7万多元,怀疑是诈骗。
经了解,今年60岁的夏先生无子女,只有一个年轻的侄儿,但侄儿无法时常陪伴在自己身边,内心空虚,且因比较内向、社交途径单一便喜欢上了玩手机。
一天,一个微信名为“薛某”的微信好友申请出现在夏先生的手机画面中,对方自称是女大学生。因为夏先生希望有人关心自己,因此对“嘴甜人美”的女大学生有天然的好感,于是双方就这样在网上聊开了。
“薛某”告诉夏先生,自己家庭条件差,哥哥做生意失败,弟弟身患白血病,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大学生,但是家庭给不了支撑,已经到了无钱吃饭的地步。心软的夏先生便多次通过“外卖代付”,给“薛某”提供经济支撑。“薛某”意识到夏先生家庭条件不错,选择刻意拉近关系,玩起了暧昧。
过了几天,“薛某”在微信上直言,想与夏先生谈恋爱,并称自己不在意其60岁年龄,家里会赞同自己的想法。接下来的“交往”过程中“薛某”以自己买手机、生病住院、学费等为由,多次引导夏先生转账,直到其侄儿发现不对劲,选择报警。这时,夏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。
就这样,在从未语音、视频聊天的两年交往期间,夏先生代付3万余元,转账4万余元。
了解情况后,民警迅速调查摸排到“薛某”这一微信背后竟是一名名为“冯某”的大汉!根据调查得知该人员曾出现在苏州,办案民警前往苏州却扑了个空。
通过工作,民警发现犯罪嫌疑人冯某此时竟在咸阳市某精神病医院内!难道冯某竟是精神病患者?民警见到冯某后,冯某眼神躲闪、行为并无异样,民警怀疑其并无精神类疾病。原来,意识到自己被诈骗的夏先生多次在微信上要求犯罪嫌疑人冯某还钱。犯罪嫌疑人冯某知道夏先生已经发现自身的诈骗行为,便逃到其老家咸阳一精神病医院,谎称自己有精神病,不能接受民警调查。办案民警将其带回,在法律的震慑下,冯某坦白自己没有精神病这一事实。目前,犯罪嫌疑人冯某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,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。
警方提示
网上交友陷阱多,骗子一般通过手机网络广泛撒网寻找目标,然后嘘寒问暖取得信任或者与其确立恋爱关系,后面就会以各种理由套取金钱。近年来,“黄昏恋”骗局屡有发生,广大网友切记不要转账,保护好个人财产。
责编:杨绍银
一审:杨绍银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